學校的婦女醫院每個禮拜三傍晚六點都會開放讓大家參觀產房,眼看自己進產房的時間越來越近,昨天傍晚就跟老公一起去參觀.
到的時候差不多六點,一到一樓大廳就看到好多夫婦在等待,當然每個太太都是大著肚子,算算大概有二三十對吧! 而我們是唯一的一對看起來不是德國人的夫妻! 六點一到,醫院裡一個Hebamme(助產士)就帶著大家到二樓參觀,二樓是產房所在的位置,要從二樓大廳旁邊一個門進去,進去前要按鈴門才會開. Hebamme先在大廳跟大家問好,然後簡單介紹了一下二樓產房的設備,可惜我跟老羅都聽不太懂,幸好馬上就可以到產房參觀了! Hebamme說這裡共有五間產房,裡面有各種設施可以讓產婦實驗各種生產的動作,也可以在待產的時候做運動或讓先生按摩等等. 後來就帶大家到其中一間參觀,因為人實在很多,大家必須輪流進去. 我看了的第一個印象是產房很小(大概像一個醫生的診療室那麼大而已),其實我從來也沒參觀過產房,最接近的一次是安寶媽生完安寶後我們去醫院探望的時候,不過那次也只有看到產後休息室,所以其實我說這裡產房很小並不公平啦:P 總之,產房裡有一個產台,跟想像中的又不一樣了. 原本以為產台都是金屬做的,側面會有兩個金屬的手把(聽真正在醫院工作的朋友說幾乎所有的手把都被拉到變形了!),腳下也會有兩個金屬踏板. 結果這個產台上面有厚厚的墊子,側面也沒看到有金屬手把伸出來,而是有比較像飛機座位的塑膠扶手,腳下沒看到踏板,不過也可能是收起來了. 反正整個產台是米白色的,感覺比較像是看牙醫時坐的椅子,但是整個躺的部分又比牙醫椅子寬多了,而且椅背椅墊並沒有真的分的很清楚,比較像是一塊可以摺起來的床墊. 產台旁邊靠牆壁的地方有兩個嬰兒檢查台和一個嬰兒磅秤,應該是寶寶出生後醫生進行例行檢查的地方,有兩個則是方便雙胞胎使用(德國不知道是不是雙胞胎特別多,除了產房會有這樣的設計,連嬰兒推車都有很多是設計給雙胞胎的,在美國不記得有看到這麼多,大概那時候因為不切身相關就沒注意吧!). 產房的另一個角落有一個像Jacuzzi的浴池,比在美國參觀樣品屋的時候看到的浴池小啦,不過就是可以讓產婦選擇在水裡生產. 產房裡還有兩個大的韻律球,也可以趴在球上生,或是把球放在背後頂著牆壁,蹲著生. 天花板上還垂了一條布,可以拉著這條布半站半蹲著生. 另外也有一個椅墊是U型的小凳子(生產專用凳子),可以坐著生. 我們看完後經過這個Hebamme,我就問她會不會說英文,然後問她五間產房真的夠嗎? 她說五間從來沒有問題過,我想我們這個醫院已經是這個區域最大的了耶,竟然五間就夠了,可見這裡不是人真的很少就是生育率真的太低了:P 不過跟她簡單交談了幾句就知道她說她英文不太好並不是騙我的... 天啊~ 等我入院待產的時候到底能不能碰到會說英文的助產士呢? 老羅本來覺得這沒什麼大不了,反正該push的時候Hebamme就會要我push,不見得一定要會說英文的助產士才行吧?! 可是對我來說,可以跟別人溝通,會有比較可以掌握一切的感覺,心裡總是比較踏實嘛~ 在一個未知環境,四週的人說著聽不懂的話語,總是不安...(老羅聽了也同意我的說法!)
大概十分鐘後,大家參觀完產房,然後就到五樓的一個大講堂集合,這個Hebamme開始了長達快50分鐘的說明(包含了很不踴躍的Q&A). 我跟老羅在這段期間真是昏昏欲睡,聽不懂德文當然是其中一個原因,但是這位Hebamme講話非常monotone更是催眠良藥! 她說話非常非常的溫柔,又總是輕聲細語,然後整個講堂的氣氛也非常安靜,讓我們即使集中精神想要聽懂,還是感覺非常困難... 難怪Q&A那麼不熱烈,我看連德國人都快受不了了吧! 終於熬過這段後,這個Hebamme要我們到五樓的另一部分去找另一個Hebamme參觀產後休息室.
運氣很好,第二個Hebamme是個說話有抑揚頓挫而且感覺很風趣的人,所以這後半段的參觀過程感覺有趣多了,而且竟然可以聽得懂一些唷(尤其是老羅). 大家先在休息室外面一個小的等候區(就是有沙發和提供茶水咖啡的地方)集合說明,等大家到齊前,我們就聽到四處傳來新生兒的哭聲,相信有不少新手爸媽正手忙腳亂地在處裡呢! Hebamme先跟大家簡單介紹產後休息室,我忘了她說共有幾間了,不過他說這裡的確有提供家庭房,也就是房裡只有一個產婦和她的寶寶,爸爸也可以一起過夜. 一般的話,都是兩個人一間. 不過不管是哪一種房間,裡面都一定有換尿布的台子和一個獨立的衛浴設備(兩人房就得兩個產婦共用). 家庭房需要三個禮拜前先預約(是說誰知道小寶寶哪一天會蹦出來?),而且一個晚上要70~80歐元,除此之外,即使預約了,到時候也不一定會有空房. 真是又貴又麻煩又不確定,我看我們還是用default的兩人房就可以了! 產婦在醫院一般可以住兩個晚上(如果寶寶和產婦都健康正常),在產婦住院休息這段期間,寶寶可以24小時跟媽媽在一起. 不過產婦想好好休息,寶寶又哭鬧不停受不了的時候,還是可以請護士或助產士把寶寶抱到嬰兒休息室去幫忙照顧. 說明完畢後Hebamme打開其中一間兩人用的休息室給我們參觀,裡面其實是有人住的,所以大家只能探頭進去看一下門口旁邊的廁所和稍微瞄一下房間內部! 我一看的第一印象又是,房間好小啊!!! 這次我可是真的有比較標準的,至少上次去UM Hospital探望安寶媽的時候,她的休息室就超大間~~ 而且安寶媽那間休息室還是單人的耶... 我們這裡的兩人房大概只有安寶媽那間的一半大吧,而且兩個床中間只隔著一個窄窄的走道! 我原本還想像說休息室應該像安寶媽住的那間那麼大,然後兩個產婦各據一角,中間可能還有簾子隔開,至少還是有一點點自己的空間. 可是這裡兩張床好近,我想如果家人親屬整天都陪著產婦,對另一個產婦多少還是有點困擾吧? 聽說這真的要看運氣,就有人隔壁床的產婦老公把家裡四個小孩全都帶來,鬧哄哄的,根本讓人很難休息... 據說是個中東家庭... 但應該哪一國都有這種人. 除此之外,一個房間裡有兩個不定時炸彈(隨時可能大哭的新生兒),要產婦好好休息真不知有沒有可能?? 我只能祈禱到時候我那間只有我一個產婦,要不然就是希望同房的產婦和寶寶是平靜型的囉! (是說我也沒辦法保證小小羅就不會吵到別人...). 總之,看完休息室的感覺就是,美國的醫院(至少UM Hospital)真是灑狗血,空間寬敞舒適,又有自己的隱私,好好耶...
參觀完休息室,這個活潑的Hebamme帶大家到哺乳室參觀,裡面大概有五六張哺乳座椅,基本上就是搖椅吧,牆上有一些溫馨的哺乳相關畫作,房間裡也有書和雜誌讓哺乳哺到無聊的媽媽可以看,當然牆邊又是一個尿布台,台子下面抽屜除了有免費的尿布,還有小寶寶的衣服,是個連身包到腳的衣服,上半身是背心,下半身像褲襪那樣. Hebamme說醫院裡的寶寶都穿這樣的制服,但是我聽不懂最後是不是要還給醫院. 事實上我也搞不懂為什麼要有這間哺乳室,難道在自己的休息室不能哺乳嗎? 這些我再打電話問我的Hebamme比較快,至少可以用英文:P
最後參觀的一間是早餐室,早上八點到九點有早餐,可是我聽不懂那是給誰用的,因為聽到什麼要2歐元之類的話... 在牆上有張紙也寫了什麼2歐元? 所以我們懷疑這是給訪客吃的? 那產婦也在這裡吃嗎? 可是應該不用錢吧? 除此之外,Hebamme似乎也說了訪客來探望產婦必須在某的時間前離開,可是我跟老羅都沒聽清楚. 這些問題我已經記下來,準備這幾天跟我的Hebamme再約個時間釐清這些小細節,我想她有50%時間在學校婦女醫院工作,這些規定她應該很清楚:) 反正上次她也說等我們參觀完學校產房再連絡她,看看有什麼問題,尤其是老公可能會想問些問題.
就這樣,結束了大概兩個小時左右的參觀,至少讓自己有一點心理準備!
其實那時你們來看我的那間房間原本應該是我的產房+產後休息室耶,要不是最後我自己不爭氣的被推到手術室去,不然從頭到尾我都不用離開那個房間才對呢!
ReplyDelete據當時那位查房護士的說法是我的運氣好被分到其中最五星級的那間,UM大部分的產房都只有那間的三分之一而已啦,另外記得之前去St Joseph(?)探望Joann媽時她的產房也非常的小,所以我的例子應該是特例啦!而且不管產房或是產後休息室大小如何,寶寶能平安順利的出生才是最重要的呢!
美國就是個地廣人稀的地方,所以很多設備都很大.我也覺得我的產房超大間,跟妳在DC的公寓差不多大.
ReplyDelete我覺得妳看到的雙胞胎推車不見得是要給雙胞胎用的,有兩個小孩的家庭都可以用吧.
生Michael的時候我只有白天才把Michael留在產後休息室裡,晚上則讓護士把他推進嬰兒房,等要喝奶才再把他推進來.到現在我還是覺得要好好珍惜醫院裡護士可以幫妳晚上照顧寶寶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