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February 27, 2008

U2: Untersuchung 2 (中: 第二次寶寶健檢) (02/27/2008補記)

(02/23/08)
在德國,所有的小孩從出生到滿十歲(?),必須要做10次健康檢查(德:Untersuchung),也就是所謂的U1~U10. U1是寶寶一出生的時候在醫院做的,出生滿48小時候會做一個screening(也就是從腳底抽血檢測),這個不算在U1~U10之內. 接著,在出生後滿72小時到10天之內,要做所謂的U2,有的寶寶出院前就可以做這個檢查. 不過羅蜜蜜因為出生未滿72小時就出院,所以必須另外打電話給我們的小兒科醫生,請他到家裡來檢查(我不確定是不是所有的小兒科醫生都願意到家檢查). 出院後,我們打了電話給朋友推薦的巴涅爾醫生,星期六下午,他就到家裡來幫羅蜜蜜做U2.

巴涅爾醫生一來就跟我和老羅說咱們先坐下來聊聊(我本以為他會直接進去檢查寶寶),幸好他會說英文,我們可以大致溝通無礙. 他先問問我跟老羅哪裡來的,做什麼工作等簡單背景問題,大概這樣方便他了解我們的生活和觀念是什麼樣的吧. 他知道我們之前在美國待了10年,所以跟我們說這裡打預防針跟美國不一樣. 美國的小孩幾歲打什麼預防針都是固定的,但是在德國則是可以自由選擇想打什麼預防針. 他說他會幫助父母做對寶寶最好的決定,不過如果我們以後想回美國,他也會幫助我們確定寶寶的預防針進度跟美國一致,真是太貼心了. 另外他也開了維他命D的處方籤,要我們到附近藥房去拿藥,從寶寶滿10天開始,每天一粒(是很軟很軟的水溶性tablet,塞在寶寶嘴裡再餵奶就會一起被喝下去),要吃兩年(過兩個冬天). 他說今天做完U2後,請我們在寶寶滿三四個禮拜的時候帶寶寶到他的診所做U3,順便再診所幫寶寶照超音波,要看看寶寶大腿骨和髖骨連接處的關節是否正常. 我從來不知道這是一個重要的檢查項目,不過在這裡已經聽到小兒科醫生說過兩次了,似乎跟遺傳有關,所以醫生都會問我家裡有沒有人這個關節有問題? 其實我也不知道,雖然從來沒有醫生告訴我或家人誰的髖關節有接合不正常的問題,可是我自己的確常常覺得髖關節那裡沒接好,尤其是懷孕後期經常覺得髖關節痛. 反正,就乖乖去做檢查就好,醫生說如果及早發現有任何問題,都是可以預先做矯正或治療,以後不會有問題的,要我放心. 寶寶剩下的例行健康檢查則是按照寶寶健康手冊(每個新生兒都有一本黃色的小冊子)裡面寫的時間表進行,打電話預約就可以到診所去檢查. 除此之外,他也跟我們聊一些簡單的育兒觀念. 例如,寶寶滿一歲前要經常唱歌給他聽,因為音樂,歌唱和說話是很接近的,可以幫助寶寶語言的發展. 他建議我們用我們的母語跟寶寶說話,因為那是最貼近我們心靈的語言,可以表達得最好. 寶寶滿一歲到兩歲前,給寶寶看圖片,應該是要刺激寶寶的視覺吧. 寶寶滿兩歲到三歲前,則要開始讀故事給寶寶聽,最好選擇圖片少的書,這樣寶寶可以由文字內容自己去想像故事的景象,而不受限於書本上的圖畫. 基本上,隨著寶寶年齡增加,書裡的圖片要越來越少,到十歲的時候就可以看完全沒有圖的書了. 基於同樣的理念,他覺得最好不要給小孩看電視,因為電視裡的影像是producer希望你看到的,這樣就沒有辦法讓寶寶有自己的想像力. 這是個很有意思的觀念,反正我們家現在也是沒有電視,我想,以後大概也是盡量少看吧! (不過球賽大概還是會很想看...:P)

聊了一陣子,羅蜜蜜已經差不多該吃下午茶了,所以就在房間裡哭了起來,所以有一半的聊天時間,老羅必須抱著羅蜜蜜在旁邊走來走去. 反正,終於聊完以後,巴涅爾醫生就在尿布台上幫羅蜜蜜做檢查. 羅蜜蜜出院後Hebamme就說他有一點點黃疸,但是程度很輕微,所以並沒有特別做什麼處裡. 巴涅爾醫生今天檢查也說還是有一點黃疸,但是並不嚴重,應該過幾天就會好了! 檢查完畢後他餵羅蜜蜜喝了兩滴維他命K,是跟血液裡血小板有關的營養素,只要U2和U3時各吃兩滴就可以了. 最後他對羅蜜蜜的評語是,很健康,不會很過度興奮,也不會很虛弱.

巴涅爾醫生給我們的感覺很不錯,過幾個禮拜再帶羅蜜蜜去他的診所拜訪他吧(做U3).

Tuesday, February 26, 2008

第一次洗澡

昨天羅蜜蜜的臍帶掉了,所以Claudia就提議今天幫她洗澡. 這是羅蜜蜜出生之後第一次洗澡,幸好有Claudia,不然我們還真不知道該怎麼幫這麼小的寶寶洗澡呢! Claudia說今天她先示範一次,下一次我們再洗給她看.

Claudia來的時候羅蜜蜜剛吃了一小頓,精神還不錯,心情也很平靜. 老羅跟Claudia合力把浴盆裝好水(37~38度C左右),然後Claudia就開始幫羅蜜蜜洗第一次澡. 洗的時候把寶寶橫抱,單手抓住寶寶離自己比較遠那側的肩膀,讓寶寶的頭rest在手腕上,另一手抓著寶寶的雙腳,放到水裡抓腳的手就可以鬆開,只要單手抓著寶寶就好(因為寶寶會浮在水裡). 原本抓住寶寶雙腳的那隻手就可以空出來幫寶寶洗澡. 新生兒用清水洗洗就好,先洗身體,再洗耳朵(洗耳後即可),臉,最後洗頭. 洗的時候可以在水裡移動寶寶,讓寶寶的腳和手可以碰到浴盆的邊邊,比較有安全感. 洗好趕快放放到尿布台上(寶寶洗澡前先把heating lamp打開預熱尿布台),用毛巾把寶寶身體包起來擦乾,尤其注意頭髮,耳後,頸部肉肉的夾縫,跨下等地方. 頭髮如果沒有完全乾,要外出前一定要記得帶帽子,如果在溫暖的室內就可以等它自然乾嚕. 擦乾後可以塗一點點嬰兒油幫寶寶做一下全身的按摩,所以有heating lamp還挺重要的哩.

羅蜜蜜洗澡的時候還算平靜,不過洗到臉和頭的時候就有點受不了的樣子,所以趕快洗完抓起來擦乾. 她在尿布台上變得很清醒,不過在幫她按摩的時候她就一副"你在幹麻?? 這是怎麼回事?"那種警醒又有點驚恐的表情,超級好笑又好可愛哩~~ 哈哈! 希望我們幫她洗的時候她也可以這麼乖...

總之,又是另一個小小小里程碑囉:)

p.s. 這張照片像媽媽了吧?! (至少老羅是這樣說的:P)

Monday, February 25, 2008

臍帶掉了 (+公佈第一張照片)

生小孩前就聽說清理小孩的臍帶很麻煩,還曾聽朋友說因為沒有把寶寶臍帶清乾淨導致流濃的可怕經驗!! 幸好,在德國,我們不用擔心臍帶的事情,住院的那兩天,醫院的助產士會幫羅蜜蜜清理臍帶,回家後我的家訪助產士也會幫羅蜜蜜清理臍帶(用生理食鹽水擦拭臍帶周圍,然後用一段消毒過的紗布繃帶綁住臍帶等它掉下來),所以我們根本不用擔心.

今天羅蜜蜜滿一週又一天,下午Claudia(我的Hebamme)來家訪的時候因為要幫羅蜜蜜量體重,把她的衣服脫掉後本要再清理臍帶的,結果臍帶自己脫落了!! 算是一個小小小的里程碑吧:)

八天大的羅蜜蜜只有3220g,雖然比出院的時候(31xxg)重,也比上星期四量的時候(3200g)重,但是體重實在增加不多. 希望這個禮拜她可以多長點肉肉,至少在滿兩週時恢復出生時的體重囉!! 加油~

p.s. 今天Claudia也說我的子宮已經完全降回原來的地方了!

Sunday, February 24, 2008

坐月子滿一個禮拜

今天是我坐月子滿一個禮拜! 紀錄一下過去這禮拜吃了什麼.

生產前就看過不少坐月子的書籍,很多都是莊淑旂系統的所謂比較傳統的做法. 我們也參考助產士告訴我們德國人坐月子的事情,除此之外,也聽過很多完全不相信傳統坐月子那套的朋友的經驗. 怎麼坐月子真的是因人而異,沒有人能真的說哪一種方法最好,因為這沒辦法做實驗,而且每個人的體質也不同. 我跟老公考量我們在德國能夠取得的東西,和我們願意花的時間精力,最後走中間路線,就是把傳統做法的那套裡面我們願意做的就做,覺得麻煩的就算了... 傳統方法裡最麻煩的就是米酒水這個東西(所有要喝的水都要用米酒水代替),我們這裡可以用穀物酒代替米酒,不過如果所有的水都要用米酒水(就是把米酒裡的酒精完全煮到揮發乾淨),那要花多少能源和時間. 所以這是我們第一個沒有照書上做法的東西. 當然,料理的時候還是有多少加一點米酒,但是也加了一般的水,所以等於是先稀釋再煮,而且只要一下下就可以把酒精煮掉啦:P 另一個在書上看到的就是不能吃蔬菜,可是我覺得那樣營養不均衡,又可能導致便秘,我才不要. 這是第二個我們沒照書上做的事情.

基於以上原則,我坐月子第一個禮拜主要就是吃麻油豬肝,不過我也吃了不少其他肉類,蛋,和蔬菜水果,蔬菜方面以深色(菠菜,花椰菜,香菇等)或紅色(紅椒,黃椒,胡蘿蔔等)為主(有時候加腰果同炒),水果則是紅蘋果,深色葡萄,和黑棗. 三餐除了這些菜色,還有花生豬腳湯喝. 澱粉類就是以白飯(上面灑黑芝麻)或是油飯(通常中午吃)為主. 雖然所有的菜都沒有加鹽,可是沒想到我竟然吃得津津有味,大概是因為所有的菜都是用麻油和薑去爆香的,加上食材本身的味道,就非常可口了. 老羅每天都弄這些給我吃,我都覺得自己被養胖了哩! 老公自己則是吃我先前為他準備的印度咖哩或是美式香腸配白飯和那些他幫我做的配菜(他不吃豬肝和豬腳).

除此之外,因為媽咪託朋友幫我從台灣寄了一盒坐月子禮盒(內含每一天要喝的中藥包,有編號唷),所以三餐除了上述吃的東西,還有一些湯湯水水要喝,像是生化湯等等. 反正德國人說坐月子期間要喝比平常多一倍的水(所以一天要16大杯),所以我就乖乖喝. 不過光是中藥湯和三餐喝的湯還是不夠多水分,所以我還喝德國人喝的哺乳茶,另外也喝朋友推薦的黑豆茶.

就這樣,每天都很飽哩~

p.s. 我記得在醫院的那兩天我的臉色都很慘白,出院後第一天也是,第二天開始嘴唇比較有血色,第三天臉色也紅潤了起來,不知道是不是在家的優質月子餐起了作用呢? :)

Saturday, February 23, 2008

幸運的生產過程(非常非常落落長版)

老羅的精簡版大概太精簡了,所以我還是來紀錄一下這個難得的經驗,現在不寫,很多細節以後一定會忘記的...

2/15星期五傍晚到佛斯醫生診所檢查發現羊水分量減少,雖然還在標準值以上,但是醫生還是建議星期六到學校婦女醫院檢查(因為佛斯醫生的診所週末不開). 原本打算去婦女醫院的時候要把生產包一起帶去,但是我跟老羅鐵齒地認為羅蜜蜜不會這麼快就出來,下午還想到城裡走走,所以覺得還是不用帶了. 中午到醫院報到,醫生要我們在一個小診療室等候,接著就進來幫我們量寶寶心跳和我的子宮收縮情況,一量就是半小時,中間因為羅蜜蜜在我肚子裡亂動,一度量不到心跳,所以後來又重新量一次,又是半小時. 反正前後測了兩三次,婦科醫生才終於進來幫我照超音波. 看了看,她也說羊水的份量的確比較少,要我再測一次心跳和宮縮,然後說可能要催生. 催生的方式是先喝一杯cocktail,如果沒有效,明天早上就用一個什麼藥丸塞劑. 一開始聽到他這樣說的時候以為等等喝了那個所謂的cocktail以後就可以回家,明天早上再來檢查,所以我跟老羅還在想等等要去哪裡吃午飯什麼的,結果後來醫院的助產士就進來跟我們說馬上要辦理住院!! 天啊~ 那不就意味著羅蜜蜜真的要出來跟我們見面了嗎?? 我們根本完全沒有心理準備呢!

病房裡共有四個床位,其中一個是之前上產前韻律課班上見過面的太太(另外兩位好像不是產婦),看她躺在床上時而喘氣時而皺著眉頭,看來正在忍受陣痛的煎熬,只能在心裡默默為她加油(傍晚的時候她說她才開兩指)!! 我一點產兆也沒有,而老羅待在那裡也不知道能做什麼,又怕我們聊天會吵到別人,所以我就要老羅先回家休息,晚一點再把我的生產包帶來,傍晚再看看情形才知道他能不能留在醫院陪我(如果我沒有進產房,老羅就得回家). 傍晚,助產士把所謂的cocktail送來. 原本我以為他們只是不知道那個催生飲料的英文怎麼說,才開玩笑跟我說那是杯cocktail,沒想到那真的是一杯調酒耶!! 助產士問我要加酒的還是不要酒的cocktail? 還說如果我對杏仁過敏,可以不加杏仁精. 我想說孕婦不是不喝酒比較好,又因為好像對杏仁過敏,就請她不要加這兩樣. 接著我問她,沒有酒,沒有杏仁精,這個cocktail裡面還有什麼呢? 助產士說cocktail裡的成分有: Apricot juice(杏子汁),Sekt(英:sparkling wine; 中:氣泡酒),杏仁精,Haselnuss Öl(英:Hazelnuts oil; 中:榛果油),和肉桂粉. 我聽了便問她"裡面沒有藥嗎?" 她說:"沒有啊,這是德國非常非常古老的配方!" 挖咧,德國人果然很崇尚自然~ 原本還想跟助產士說我對榛果也過敏,不過如果連榛果油也不加,cocktail裡面又沒有藥,我實在懷疑這樣還會不會work? 所以就不挑剔有榛果油了. 助產士說一般喝了cocktail後半個小時到六個小時左右會有功效,如果沒有用,隔天再用tablet塞劑(也是某種天然成分),但是兩者都不能保證一定有效! 總之,傍晚五點左右,我半信半疑地把那杯大概有500cc的cocktail喝了(插了一跟吸管,還有一個椰子樹形狀的塑膠攪拌棒,搞的跟真的雞尾酒一樣哩),但是知道了cocktail和塞劑都不一定有效,我其實很懷疑羅蜜蜜真的會在這兩天內出來跟我們見面! 因為喝得很飽,醫院準備的晚餐(厚片德國火腿+兩片麵包+奶油+一小塊起司)我是到了六點多才吃的. 晚飯過後,老公又來看我一陣子,因為到傍晚八點多我都還沒有任何產兆,眼見同房的人都要休息了,只好請老公回家等我電話嚕~

晚上十點多,我出去打手機跟老公聊聊道晚安後就上床睡覺了. 沒想到到了半夜,神奇的催生cocktail竟然開始有一點功效. 大概一點半多,我覺得有點生理痛的感覺,去廁所發現有一點點淡粉紅色的分泌物. 回床後就按鈴請助產士過來,告訴她這個情況,她問我多久痛一次,有沒有收縮的感覺? 我說好像半個小時左右痛一下,並沒有收縮感. 於是她要我等收縮密集一點再叫她. 所以我只好繼續睡,不過才睡一陣子,就開始覺得生理痛的感覺變得比較密集了,後來覺得肚子痛得要去上廁所(以前生理痛也會痛到拉肚子),這次發現真的落紅了. 回床上後趕緊請Hebamme來告訴她落紅的事情,她還是問我多久痛一次,我說大概20分鐘左右吧. 她就要我再等等... 結果她一走,我就發現肚子變成大概兩三分鐘痛一次(我有用手機計時). 經過大概四五次的反覆測量,我覺得陣痛真的蠻穩定的了,才叫Hebamme再來,那時候大概是凌晨三點半. 她說那我們來測心跳和宮縮,也就是白天測過n次的東西,一測又是30分鐘,期間陣痛當然沒有停止,每隔兩三分鐘就痛一次,一開始還算可以忍受,但是強度一次次增加,到後來真的是全身發抖(也感覺到子宮收縮了!). 終於捱到量完心跳,助產士請我到另一個房間去內診,走到那間診療室的途中又痛了一次,只好站在走道上發抖,助產士倒是見怪不怪,就站在旁邊等我陣痛過了才繼續走. 內診結果是已經開了兩指了,助產士問我打算怎麼辦? 我心想,不是你應該告訴我該怎麼辦嗎? 她看我一臉疑惑樣便說,你可以回去躺著或是在這個診療室等(那裡有幾張搖椅可以坐). 我不想再移動了,就選擇在診療室等. 沒用的我馬上就問助產士我什麼時候可以打無痛? 她說開三四指就可以打了,所以我只好繼續忍耐. 助產士出去一會兒後拿了手機給我,說可以打電話請老公來了! 那時候是凌晨五點,我心想,公車應該還沒開始開吧,還在猶豫要不要等到六點以後再打給老公? 可是肚子又一直痛,很希望老公可以陪在身邊,所以就撥了電話給老羅,沒想到老公二話不說馬上出門. 凌晨五點半左右就到了,我問他怎麼來的? 原來老公看沒有公車,就決定走路來,天啊~~ 凌晨五點很冷耶,還要走那麼遠,可是老公卻一點怨言也沒有,直說沒什麼! 助產士看到老公來了,就說你們可以去散個步,可是那時候我已經痛得走不動了,當場就在助產士面前表演了一次"陣痛很痛請救我"的戲碼. 助產士看我全身發抖的樣子,就說那我們再做一次內診好了. 這次她說又有進步,而且寶寶的頭已經降得很低很低了,所以可以進產房了!! 老公跟我趕緊回病房收東西,接著助產士就跟老公一起把我推到產房去.

這間產房是給要打無痛的產婦用的,所以裡面除了上次參觀產房看到的各種生產工具(產台,birth ball,垂掛的毛巾,馬蹄型生產小板凳,按摩浴缸等等),還有一堆打無痛專用的儀器. 換上醫院的袍子後,我躺在產台上等待,產房裡面有好多人進進出出,包括幾個助產士和見習助產士,還有麻醉師和幾個我也不知道是做什麼的人員,反正有的人幫我量血壓,有的在我手上插管子(要打生理食鹽水點滴才不會脫水),有的又要幫寶寶量心跳和測我的宮縮,終於麻醉師開始跟我講解打無痛的事情. 他問我要不要知道打無痛的risk? 我想了想就說我不想知道,因為我覺得我都已經決定要打了,你再告訴我那些risk不是讓我更不安心? 不過老公在一旁偷偷皺眉頭被我看到了,我知道他一定希望寶寶平安健康,所以會想知道有什麼risk. 其實之前老公就跟我說雖然他絕得能不打無痛最好,但是痛的人是我,所以如果我受不了還是可以打. 不過看到他偷皺眉頭,我也覺得不太好,就跟麻醉師說:"那你告訴我risk有多高好了?" 他說發生問題的風險很低很低的,他們這裡一年幫1500多位孕婦打無痛,都沒有問題的:) 聽他這樣說我就放心了,於是在同意書上簽名,接著他就要我弓著背讓他們插管子. 很多打過無痛的朋友都說打無痛本身就很痛,不過大概是因為有這個心理準備,真的打的時候我覺得還好,就是感覺一陣酸酸的,不過想到陣痛的痛,這個是可以忍的. 接上無痛的管子後,麻醉師說要大概10分鐘才會生效,所以我又得在忍耐陣痛10分鐘,那個時候真的是太痛苦了,全身緊繃,雖然產前課程都說陣痛的時候要如何如何把氣吸到肚子裡,想像肚子像個氣球一樣膨脹讓寶寶有更多空間,然後呼氣的時候可以用低吼的聲音把氣吐出來什麼的,可是真的痛起來的時候我根本很難控制自己的肚皮了(只有剛開始痛的時候可以,開了兩指以上我就不行了). 麻醉師走之前給了我一個接在某個儀器上的綠色按鈕,他說如果我覺得太痛受不了,可以自己按一下按鈕讓劑量加多,那個儀器上有裝置可以確定藥量絕對不會超過安全值. 哇~ 可以自己控制劑量,這還是第一次聽到呢! 麻醉師走沒多久,無痛果然開始生效,每次陣痛雖然還是會感覺痛,可是已經是managable的痛了,我甚至可以控制自己的肚皮,繼續呼吸法度過每次陣痛!! 這時候大概是早上七點多,產房裡也只剩下我跟老公兩個人和一個實習助產士.

聽生過小孩的朋友說,就是要有陣痛才開得快,如果打了無痛,很多人產道會變得開得較慢(約一小時一指或更慢),所以我也有點擔心會不會因為打了無痛就要生很久. 不知道是無痛沒打好還是我對那個麻藥的反應就是這樣,反正無痛開始生效後我就發現,雖然大部分的地方我都不覺得痛了,但是我的子宮右下角還是會痛,不過比起沒打的時候,這個痛真的還可以忍耐,而且我也希望因為有這個痛感,可以讓我快一點10指全開. 果然,早上10點半左右,助產士進來內診就說已經十指全開了! 不過他說還需要一點時間讓寶寶的頭更接近出口,所以她就要我每次陣痛就試著推一推,而且要我試著左側躺和右側躺輪流推. 這段期間,產房裡還是只有我,老公,和實習助產士. 每次陣痛開始,我就抓著老公的手,實習助產士就在一旁搖旗吶喊要我推推推. 就這樣又過了兩個小時,期間,我請老公幫我按了三次綠色按鈕...

大概中午左右,助產士終於進來說我們可以試著正式把寶寶推出來. 產房裡還來了前一天幫我照超音波的婦科醫生,她說她要幫我壓肚子. 這次推就是仰臥著,陣痛一來,我就使勁全身的力氣推,不一會而就看到寶寶的頭髮(婦科醫師拿鏡子給我看的),第二波陣痛,我又努力地推,不過還是沒有生出來,只感覺到寶寶的頭卡在那裡,說實在的,感覺非常奇怪,還要等下一次陣痛才能再推,實在很不舒服,心裡竟然期待下一次陣痛快點來~ 第三波陣痛來了,還是沒有把寶寶的頭完全推出來. 其實那時候我已經推得(痛得)整個人神智不清,只知道陣痛來就用力推,只知道老公一直握著我的手... 終於,第四次陣痛來了,婦科醫生把下手臂橫放在我肚子上,整個人壓在我肚子上往下推,忘了是不是這一次陣痛,我被剪了一刀,終於,羅蜜蜜的頭出來了,我跟老羅都覺得太神奇了,接著助產士要我不要用力,他們才順利地把寶寶的身體整個拉出來. 寶寶被稍微擦拭後就被放在我胸口,天啊~ 那就是在我肚子裡九個月的羅蜜蜜嗎? 雖然我沒有感動到噴淚,但是還是覺得不可思議,這個皺皺熱熱的小傢伙就是我們的女兒耶~~ 寶寶出生的時間是2月17日下午12:17分,真的是個Sonntagskind呢!

婦科醫生把我的傷口縫好後,大家就都出去了,產房裡只留下我們一家三口,看著趴在我胸口的新生命,在我身邊一直陪著我的老公,窗外美麗的陽光和寧靜的風景,我覺得非常地幸福也非常地幸運! 很感謝老天爺的保佑,讓我的產程如此順利,寶寶和我都很健康,在醫院還受到很多人的照顧. 當然,我覺得整個生產過程我最感謝的還是親愛的老公~ 謝謝他一大早冒著寒風走路到醫院來陪我,謝謝他從一到醫院開始,我每一次陣痛時都握著我的手,讓我更有力量繼續下去. 接下來坐月子,還要老公照顧我和羅蜜蜜,老公,謝謝你:)